保鮮膜是保鮮食物的常見“助手”,但有關保鮮膜存在有害物質,影響人體健康的說法引發消費者的疑慮。如何科學使用保鮮膜成為大家關注的問題。
我國國內市場的保鮮膜共有三種:
第一種是聚乙烯,簡稱PE,這種材料主要用于食品的包裝,市場上銷售的家用保鮮膜就是這種。
第二種是聚偏二氯乙烯,簡稱PVDC,氧氣阻隔性比較好,保鮮時間長,主要用于熟食、火腿等產品的包裝。但這種材質價格比較高,制作工藝難度大,因此市場上這種保鮮膜較少。
第三種叫聚氯乙烯,簡稱PVC,是由PVC樹脂加入大量增塑劑(DHEA)和其他助劑加工而成,超市采購、包裝食品的多為這種保鮮膜。PVC保鮮膜透明性好,不易破裂,具有很好的黏性,且價格較低。
保鮮膜含增塑劑對人體有害?
人們對保鮮膜的擔憂,主要集中在保鮮膜中添加的增塑劑成分如DEHA(己二酸二(2-乙基己基)酯)、DEHP(鄰苯二甲酸二(2-乙基己基)酯)等,認為這些物質可致人性早熟、不孕不育等。上述三種膜所需增塑劑的劑量為PVC>PVDC>PE。也就是說,PVC保鮮膜需添加較多的增塑劑。
增塑劑種類多樣,不同種類毒性不同。例如,DEHA毒性很低,而DEHP在動物實驗中,相對較低劑量時(60—195mg/kg/d)就顯示出輕微臟器系數改變和潛在致癌影響等。正因為此,《食品容器、包裝材料用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》對二者有不同規定:DEHA特定遷移量不得超過18mg/kg;DEHP特定遷移量不得超過1.5mg/kg,DEHP僅能夠用于接觸非脂肪性食品材料且不得用于嬰兒食品用材料中。因此,只要按照國家標準來生產,按照商家提示來使用,保鮮膜產品一般都是安全的。
保鮮膜如何科學使用?
1、PE、PVC膜不宜加熱
熟食、熱食、含油脂的食物最好不要用保鮮膜包裝貯藏。因為這些食物和保鮮膜接觸后,很容易使其材料中所含的化學成分揮發,溶解到食物中,對健康極為不利。
2、保鮮膜不要直接接觸食物
在使用微波爐加熱蓋著保鮮膜的食物時,也要盡量避免食物和保鮮膜接觸,尤其是油性較大的食品。加熱食物時覆蓋器皿的保鮮膜應該扎上幾個小孔,以免破裂。
3、不是所有食物都適合用保鮮膜
對于生鮮肉類和熟食保鮮來說,起關鍵作用的是溫度,保鮮膜作用有限。切開的西瓜覆蓋保鮮膜放置冰箱冷藏,切口滋生的細菌數量比不覆蓋保鮮膜直接冷藏的還多,維持新鮮期的話,不使用保鮮膜效果會更好。葉類菜不適合用保鮮膜長期包裹,因為其中水分蒸發不出去更容易腐爛。
4、對于超市里的安全隱患,消費者可采取措施
超市中用來包裹食品的保鮮膜也有可能使用聚氯乙烯材質。超市里的熟食恰恰大都是高脂肪食物。經過長時間的包裹,食物中的油脂很容易將保鮮膜中的有害物質溶解,食用后會影響人體健康。
對此,消費者可以采取以下辦法:
回家后就把保鮮膜撕掉,將食物用食品保鮮袋包裝起來,再放進冰箱;也可以將食物裝在有蓋的陶瓷容器中;如果是沒有蓋的容器,覆蓋保鮮膜時,盡量別把食物裝太滿,以防接觸到保鮮膜。
微波爐保鮮膜的科學使用:
1、加熱油性較大的食物時,應將保鮮膜與食品保持隔離狀態,不要使二者直接接觸。因為食物被加熱時,食物油可能會達到很高的溫度,使保鮮膜發生破損,粘在食物上。
2、加熱食物時應當用保鮮膜覆蓋好器皿后,再用牙簽等針狀物在保鮮膜上扎幾個小孔,以利于水分的蒸發,防止因氣體膨脹而使保鮮膜爆破。
3、各品牌保鮮膜所標注的最高耐熱溫度各不相同,有的相差10℃左右,微波爐內的溫度較高時一般會達到110℃左右,需要長時間加熱時,可注意選擇耐熱性較高的保鮮膜。
如何選購保鮮膜?
消費者日常購買保鮮膜,主要是區分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產品。選購安全的保鮮膜一般有三種方法,即“一看二摸三燒”
一“看”看它有沒有產品說明,如果上面打著PE保鮮膜或者聚乙烯保鮮膜,就可以放心的使用。
二“摸”聚乙烯保鮮膜一般黏性和透明度較差,用手揉搓以后容易打開,而聚氯乙烯保鮮膜則透明度和黏性較好,用手揉搓以后不好展開,容易粘在手上。
三“燒”聚乙烯保鮮膜用火點燃后,火焰呈黃色,離開火源也不會熄滅,有滴油現象,并且沒有刺鼻的異味。